第23章 时兴的发型

3个月前 作者: 玄律
    一推开理发店的门,浓郁的洗发水和生发油味便扑鼻而来。


    小店大约二十来平米,水泥地面被无数双脚打磨的有些斑驳。


    胡师傅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秦省人,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褂,打扮收拾的干净利落。


    “早啊,是柱子来了啊。这是你对象?”


    看着何雨柱领着李秀芝进来,胡师傅有些诧异。


    何雨柱打小就找胡师傅理发,小十几年下来,两人也都是熟络的不行。


    “对,胡师傅,这是我对象李秀芝。秀芝,这是胡师傅。”


    “胡师傅,今天我们俩去登记结婚,四九城就属您手艺最好了,帮我俩好好拾掇拾掇吧。”


    “没问题,包在我身上。你小子终于也要结婚了。不说别的,今天你俩理发我请了,算是提前祝贺你新婚快乐。”


    胡师傅豪气的拍拍胸脯,也是为何雨柱这大龄青年要结婚,由衷地感到高兴。


    现在女的理发三毛,男的理发两毛五,胡师傅说请客绝对够意思。


    “那我们俩就谢谢胡师傅了,等结婚的时候,一定请您过去好好喝两杯。”


    何雨柱征求了秀芝的意见后,又和胡师傅说了下要求。


    这年头可不兴什么染发、烫发,女性大多就是修剪下发梢和头发长度。


    发型也不讲究太花里胡哨的,除了齐耳短发,就是麻花辫,倒也简单。


    李秀芝坐在木质的理发椅上,有点不自在的听着胡师傅和何雨柱聊着天。


    这还是李秀芝第一次进理发店理发,小时候都是妈妈在家用剪刀给剪一下。


    再大点儿了,小丫头都爱美了,就自己或小姐妹相互帮着剪。


    所以头一次进理发店多少还有点儿不太适应。


    何雨柱看着有点紧张的秀芝,又想到后世网友的梗,就好奇的问道。


    “胡师傅,打交道这么多年了,光知道您是秦省人,姓胡。那您叫什么啊?”


    “嗨,我叫胡守义啊,这街坊四邻和老主顾谁不知道。”


    “你小的时候就来我这,来了就和皮猴子一样坐不住,到处翻腾,可没少让你爹揍你。”


    胡师傅从老家来四九城也快小二十年了,可以说是看着何雨柱长大的,和何大清也有点儿交情。


    在何大清跑的那几年,明里暗里也帮过何雨柱不少。


    名字虽然对不上,还是有点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何雨柱,又继续问到。


    “那胡师傅,石圪节公社的胡德禄您认识吗?”


    停下手里的活计,胡守义扭头看向何雨柱。


    “咦~胡德禄是我家二小子,你怎么会认识?”


    何雨柱一脸吃惊的表情,这咋又串台了?


    好么,还以为碰上了是秀莲的“御用托尼老师”胡德禄呢。


    没想到胡守义竟是胡德禄的父亲,那就对上号了。


    感情胡德禄还是家传的手艺啊,怪不得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,排着队也要找他做发型呢。


    “嗨,前几天我们厂里来了批交流学习技术员,上菜的时候我听他们随口提了一句,说有个在当地很有名的理发师叫胡德禄。”


    “一开始我也没往心里去,这不今天过来才想起来这茬。姓胡又是理发师,就想着问一嘴。”


    当父母的最大的骄傲就是儿女的成功。


    听到二儿子的名声都传到了四九城,胡守义也是一脸的欣慰。


    “我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德福,和你一样,也是个厨师,在乡食堂干着呢。”


    “二小子德禄从小就对理发感兴趣,就在老家开了个理发店,凭手艺赚口吃的。”


    “等我过年回去,看看他的手艺有没有长进。”


    何雨柱围着秀芝转来转去,左瞧右看,忍不住又开口调侃道。


    “胡师傅,你可得给秀芝弄个最时兴的发型啊,别弄个球头啊。”


    “球头?什么球头?你小子瞧不起我老胡的手艺?”


    “哪敢啊,胡师傅,要是信不过您,我也不会来,您说是吧。”


    “得,你小子的嘴我可说不过,马上就好了,你瞅瞅。”


    说着话聊着天,不多一会儿,胡守义就把李秀芝原本有点儿乱糟糟的头发,给收拾妥当了。


    又扎了两个麻花辫,让何雨柱怎么看怎么喜欢。


    前前后后,左左右右,转了一圈又一圈。


    “秀芝,你可真好看。”


    被喂了一嘴狗粮的胡德禄,把何雨柱拉过来摁在椅子上。


    “行了,柱子,反正你媳妇也跑不了,回家慢慢看呗。”


    胡德禄也是使出了毕生所学,手推子、剪刀舞得飞快。


    按照何雨柱的要求,理了个这年代还没有的美式前刺,看起来倍儿精神。


    又给何雨柱的脸上捂上一条热毛巾,过了三五分钟,又打上细细的泡沫。


    把胡须和胡茬刮了个干干净净。


    算下来,用的时间竟然比秀芝还要多一倍。


    全部收拾妥当,朝镜子看了看。


    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,和李秀芝站在一起。


    男的帅气,女的俊俏,珠联璧合,可太般配了!


    ......


    俩人又来到供销社,时间还早,差不多十点左右。


    墙上还贴着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。


    【节约每一分钱,用好每一件货,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】


    【保质保量保供应,全心全意为工农】


    “......”


    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女售货员站在柜台里在忙碌着。


    何雨柱就给秀芝和雨水,三个人每人买了两套衣服。


    衣服就几个款式,主打一个坚实耐穿。


    颜色除了蓝、黑、灰、白就是军绿色,倒也省事。


    这两天穿着的衣服有点不合身了,还老卡裆,害得何雨柱不时就偷偷调整下位置。


    李秀芝就一身从老家穿来的衣服,也穿了好几年了。


    现在买衣服可不是和后世商场买衣服一样,还能上身穿穿试试,讲讲价啥的。


    隔着柜台,指着几件看好的衣服,让售货员给拿起来看看。


    雨水的高矮胖瘦和秀芝差不多,年龄也才差一岁,倒是也好买。


    上衣和裤子款式都是以宽松为主,没有太紧身的。


    三个人六套衣服,一共花了24尺布票和13块2毛钱。


    售货员把钱和票、写好的购货单,用夹子夹好,顺着一根铁丝滑到收银台。


    结算完毕,又把盖好章的单子和找零的钱,用夹子滑了回来。


    俩人又买了点大白兔奶糖和花生瓜子,当然,现在买什么基本都得用票。


    和售货员说了下今天要去登记照相,塞了两颗奶糖,就帮着给找了个没人的房间。


    俩人分别把新衣服换上,旧衣服也包起来没舍得扔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