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新的地盘,新的生活

3个月前 作者: 就放宁古塔
    “说得好,我就知道让这小子传个话也能传出纰漏。”身后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,把三人都吓得一哆嗦。


    “祖母,你怎么来了?”诸观狗腿的笑着走上前去扶住老人。


    “我来和白小友道谢,刚好就听到你指责我这老太婆。”拐杖在空中挥舞两下。


    诸观见状缩缩脖子。


    白玥珠赶忙上前行礼解围:“老夫人勿怪,我和诸兄及陈兄都是知己好友,我们交往没有那么多顾忌,不是在指责您。”


    老夫人点点头,,笑着说:“好孩子,一码归一码,你们年轻人交往有你们的道理,只是礼不可废,我们也该和你道句谢。”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诸观走在后面,看着空空的双手,前面白玥珠已经接替他的位置,搀着祖母将她送回马车去。


    “哎,人比人,气死人。白玥怎么在哪里都讨人喜欢啊,这半天感觉我祖母都成她的了。”诸观哀嚎。


    陈明礼走在一边,看着自己被逗得捂着嘴笑得母亲也深有同感,随口答道:“可能是天赋吧,这谁都羡慕不来。我看你也挺喜欢他的。”


    诸观一下子就想到那天晚上看到的女装白玥,瞬间涨红了脸,结结巴巴说道:“谁喜欢了?”


    陈明礼不明白他的反应:“你就是挺喜欢他的吧,虽然没有咱俩感情深。”


    诸观也回过神来,没好气撞了一下:“那能一样吗?”


    这下换陈明礼满头问号了,都是兄弟,有啥不一样的?


    “好好好,到了地方就让这两个小子跟着你好好干,还有我们家中的子弟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,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指示他们。”回到马车前,老夫人握着白玥珠的手嘱咐道。


    白玥珠点点头,应下了老夫人这份厚爱,小坐一会儿后接着提出告辞。


    大部队会合后,又走了六天,白玥珠他们终于到了原定的目的地,战后一直百废待兴的樊城。


    樊城现在处于一种三不管的状态,金国之前一直夺取樊城想靠着樊城入住中原,但当时的首领突然患病暴毙后发生内乱。六皇子上位,为了整合军队实力以及稳固自己的统治,干脆地放弃了这片不太擅长治理的土地,整体北迁。


    但当时的皇帝登基也不过四年,政治手腕还很稚嫩。连吃几场败仗后,看到金军居然撤退,以为其中有隐情,持续派兵出击,在金兵反击之时将领居然弃城而逃,当时樊城的百姓十室九空。好在金军只是暂时反击,没有趁机入侵。


    因为人口流失,加上地处边境还会时不时受到周边部落侵扰,虽然名义上樊城还是一座城池,但管理是纳入隔壁城镇管理。导致后来这片地方被周围豪强侵占,中央鞭长莫及也一直装聋作哑。


    白玥珠选这里除了有大块的平原适合种植,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,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,除了铜矿和铁矿,还可以晒海盐。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,白玥珠预计五年之内能将初步的基础建设做好。


    先期白玥珠已经托人打通关系,从隔壁知府手里拿到了四百余亩不好不坏的地界,初来乍到,要先立了威,才能站稳脚跟。


    李如他们一路上没怎么耽搁行程,虽然比白玥珠她们只早走了三天,但足足先到了八天。


    白玥珠她们到时,李如已经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,按提供的名单,分好了房子和工匠们的田地。


    人口凋敝,目前土地也有限,白玥珠打算在跟来的工匠及家人手里施行家庭责任承包制。至于官府那里?除了每年随大流的保底,白玥珠时一分都没打算多交。这里的知府自有一套他应付的道理。


    一共算上云顶和如意那边跟来的工匠,是一百七十六户,五百余人。工匠当然要继续在新建起来的工坊上工,但家里其他人也需要吃饭。不如将田地分给他们种。


    歇了一天,白玥珠让人通知所有工匠携带一名家属来田坝边开会。防止有人会错意之后回家 传递了错误的信息,今天的讲的事情还比较重要,先是分配田地,再有就是一百七十六户要编成小队,选出小队长。


    白玥珠早早和顾之齐打过招呼后就离开了。自然也不知道顾之齐约了其他几人要去旁听会议。


    其实开会对工匠们来说并不陌生,白玥珠先是在云顶推行这种模式,,再由自己父亲和杨叔等负责外面生意的人传递出去。最大限度防止有人瞒报漏报等消息不透明情况出现。


    白玥珠还特意弄了几个之前店铺里的伶俐女工站在不同位置传话,以防有人听不清。


    到了时间,白玥珠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,四周陆陆续续的安静下来。


    “各位,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,愿意背井离乡跟着我们来到这里。一路上我知道大家的心情,会犹豫,,会难过,会对未来的日子产生怀疑。我们都说故土难离是为什么?因为我们那片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养活了我们。虽然你们的离开可能是有你们不得已的理由。但我们带着你们走了这么远,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差,让你们变得吃不饱,穿不暖,就是我们的过错。之前你们都是凭手艺吃饭的,当然我和大家保证不会让你们丢掉你们的手艺,但现在我们站在一片废墟之上,需要用我们的双手来建立我们的家园,重新创造出一片故土。”


    “口说无凭,现在,我们来解决最紧要的吃饭问题,现在我们有农田四百二十三顷,现在根据之前的女工赎身法来承包良田。每家每户按照自己的劳动人数上报需要承包的农田面积,粮种及土地的本金可以选五年或十年偿还,刨除本金后,一年上交三成作为税金。待本金偿还完成后,土地归家庭所有。当然,你们上报之后,我还会找人核实上报数量,若是为了多贪多占虚报,则上交税金多加一成。”说完这一条,下面可以说是轰动异常,跟着来的匠人,大多数要不是被流放的,就是在当地没一点资产的。要不也不会选择跋山涉水冒着风险来到这里。眼看这天上掉的馅饼快把他们砸晕了,兴奋的议论声难以叫停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