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材料统一标准猜想

3个月前 作者: 云流君
    第99章 材料统一标准猜想


    此前。


    林云在学术界,其实是查无此人的。


    因为做的东西不够前沿,而且,封闭!


    换句话说,就是内循环系统相当健康。


    华国的特有属性,相当让人无奈。


    不然,在提出美好的idea之后,其它科研机构随之跟上才是正道,但林云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,一路都照直干到工业量产去了……这还让他们怎么拿ppt忽悠工业界。


    历数林云的成就,飞行器玩具,汽车几大系统改善,还有现在的石墨烯新构型。


    说没用那是自欺欺人。


    但要说黑科技。


    真正顶尖的实验室里面,藏着的都是不为人知的大宝贝,林云的研究要排上号,太困难了。


    可林云具有一个有点,快速变现!


    这就很难搞了,所以即便林云声名鹊起,可在学术界的资历,依旧只是名不见经传。


    然而现在不一样了,林云提出的本质性研究,将对物理前沿,发挥一些昭示性作用。


    至于斯托芬教授的模型?


    让他去死。


    能在学术界混出名头的,谁不是ppt高手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“有点意思,斯托芬的研究,比这个华国的小子,差得还是有点多。”


    麻省理工学院,在纳米材料薄有建树的赫曼教授,最终没有接受联邦的压力,拒绝正面的肯定表态。


    科学的事情,庸人叫的再响亮,也无碍于真理。


    但赫曼教授的确承认斯托芬理论模型的潜力,只是目前来说,还太稚嫩,其中漏洞一眼就能看穿。


    材料学,毕竟是一门以实验,以数据为基础的学科。


    康奈尔大学几十年来发展是很快,但底蕴依旧不够。斯托芬教授这半路兼修的前数学物理学专家,后材料学大牛,有些东西,还是想当然了。


    赫曼教授陡然升起些优越感。


    之前或许还要严谨地寻找漏洞,以及进行详实的实验进行佐证。


    毕竟他们这种大牛,可那些碰运气的科研搬砖人不一样,他们是要决定输出真理的正确与否。


    再有,赫曼教授和斯托芬教授一样,早就进入了不缺钱的境地。


    “你们对斯托芬的意见呢?”


    赫曼教授不放心,多问了几个学术上的好友。


    “上面盯得紧,对斯托芬我们不发声就好啦,但那个华国的林,倒是可以特邀来交流交流,我记得mrs春季会议要开始了吧?”


    哈佛大学的贝拉姆教授如此说道。


    “可惜据我所知,那个华国的小子,已经不纯粹了。”


    收了收口风,赫曼教授对当局影响科学发展的事情,也感到无奈。


    “唔,试试吧!林的量子自旋模型很有价值,深入了解后,可以开发出石墨烯更多的性能,必然会是未来的重点突破。”


    贝拉姆教授相当看好林云。


    在这种风向的蔓延下,石墨烯很快被炒得更加火热。


    资本市场很敏感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招致连锁反应。


    所以林云的添油加醋,反而不是利亏,而是重大利好。


    材料科学,在大踏步地朝前迈进。


    工业成品和理论补充被接连提出,足以证明石墨烯这一材料的技术突破,即将对上中下游产业链,带来正面促进作用。


    民众有了信心,近乎所有关联的材料、工业和消费产业,股价市值都得到了一波暴涨。


    另一面。


    同时收到消息的斯托芬教授,并不显沮丧,反而却因为林云模型的提出,欢呼雀跃。


    他又有了新的想法。


    之前的考虑,的确不够全面。


    不行,斯托芬教授想着,是要亲自前往华国,当面沟通。


    至于几位好友说的,等到mrs春会开始再联系?


    那是对真理的践踏。


    斯托芬兴冲冲地,孤身踏入了前往华国的奇妙之旅。


    而康奈尔这边要召开的学术报告会?去他的,早就夭折了,现在谁不是想着借他和林造出来的轮子更进一步。


    前些时候的舆论造势,到现在已经消耗完了所有能量。


    但其它变化带来的影响,却越来越大。


    比如说首当其冲的电池领域,还有新能源汽车领域,电子领域,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。


    市场反应极为良好。


    石墨烯新构型掺杂后的锂电池,对比如今涉及到工业制造,性能上绝对暴涨一截。


    电池容量、续航、补充方面的关键参数,在业界一顿攻关下,双倍加强不是梦,三倍四倍都在研究计划中。


    林云那产业链上游的技术突破,带给消费者的惊喜,确实令人震撼。


    不过这样对林云的获利,就不太具有先发优势。


    充其量,就是上面和林云协同建立的国企,瞬间一跃成了世界材料巨头,鲸吞石墨烯相关电池领域的三成产值。


    没办法,有上头大力支持的世界工厂,要发展起来就是简简单单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“捞到钱就跑,连对错都不管,直接定义为理论突破,谁都不得罪?之前说的话当放屁?”


    材料所里,林云本来还准备迎接国外主流媒体的无故责难,然后现在他们一起唱起了赞歌……林云浏览着媒体报道,一阵索然无味。


    “这是市场的无形力量。”


    余霜抿嘴笑了笑。


    “那他们赚了钱也没分给我啊!”


    林云有些郁闷。


    “石墨烯电池,国家算是完全做起来了,以后国外想和我们竞争都难,这还不好?”


    眉眼弯弯,余霜由衷地感到振奋。


    “你这么说,我感觉又是种压榨,别做太过分啊,我要查账的。”


    斜了眼,林云很警觉。


    不过目前熵值倒也够用,随着工业界各方面的好消息传出,林云的熵值回收,达到了惊人的3200点。


    【当前熵值:5327!】


    又回到了该有的高位,林云感到相当舒服。


    “喂,哦哦,好。”


    正开心,母校罗校长给林云打来了电话。


    倒不是担心林云跑,主要是学校有人找他。


    来头还不小。


    斯托芬教授的行动力,的确惊人。


    眼下春城理工里,罗校长正和斯托芬教授侃侃而谈。


    同行算不上,可平均一下,都是体面的学术大佬,彼此肯定有共同话题的。


    “罗,林准备去哪里攻读博士学位?”


    斯托芬教授直接避开硕士不谈,单以林云目前的水平,没有直接授予教授头衔都是为了程序正义。


    “我可决定不了,或许会以教授的身份进行学习吧!”


    罗校长绕了个圈。


    但这正合斯托芬教授的意思。


    “那康奈尔大学,会是不错的选择,我可以代表材料科学系,邀请林前来执教。”


    斯托芬教授说得很认真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有枣没枣打两杆子。


    人都主动过来了,林云肯定要见上一面。


    “你可得答应我,不许跟他跑。”


    回归春城的飞机上,余霜面带忐忑,好像要被渣了似的。


    “美国对我有什么吸引力,难道是金发妹比你好看?”


    林云抬头胡扯道,看着网上近来发表的石墨烯相关,或者是其他擦边论文,只觉不堪入目。


    水论文也要有水平的好不好。


    这还不如斯托芬忽悠出来的理论模型呢!


    没错,前段时间名声斐然的斯托芬教授,现在已经被束之高阁。


    就是这么现实。


    没有被打倒,都是因为西方世界的腕大好吧!


    当然其中也有没人能强力证伪的因素,做个猜想还是很不错的。


    材料统一标准猜想。


    能提出来确实已经难能可贵,不能要求更多。


    对富有功绩成果的老学究,西方世界的尊重是给得很足的。


    “我把他留下来,你们兜得住吧?待遇签证什么的,余姐你安排哦。”


    林云知道这样做不好,可这不是人才难得吗,有机会林云也想培养嫡系,但现在有上赶着的好货色追着送。


    不收可不合适。


    “斯托芬教授是常青藤院校的知名学者,就此在我们这里销声匿迹……影响很不好。”


    余霜慎重地摇摇头,尽管没有经过官方途径,斯托芬只是私人入境,但有据可查的情况下,真要干点什么可罩不住。


    “什么销声匿迹?”


    林云不太跟得上余霜这女强人的思路。


    “不是毕业就要转教授了吗,这当老师找个水平高点的助教,或者副手,很应该吧?”


    这是要用个人魅力,将斯托芬斩于马下。


    “能行吗?”


    不是怀疑林云的能力和学术水平,但纯以资历来看……余霜脑海中悄然划过林云撒币的场景。


    面对材料领域的大牛,以天量研究资金,还有富有诱惑力的新技术新材料蓝图作为诱饵,这种招揽,或许还真可行。


    就是这里面要花的钱,好吧不管怎样都烂在锅里。


    哪怕之后谈崩合作不愉快,没有人能平白把实验室给搬去国外。


    “小瞧我是不是,严教授还有其它研究员,现在还没发现斯托芬之前理论模型存在谬误?”


    林云当然知道他的量子自旋模型,和斯托芬的猜想存在差异。


    可不是这样,怎么吸引别人过来呢!


    “你敢确定?近来的学术争端,连杨老先生都过目了,那位可说要通过时间来验证,这已经变性转化的材料统一标准猜想,不是百年内可以完成的。”


    学术上是不懂,情报余霜可玩得溜,就是之前担心打击到林云自信心而已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