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通神之能

3个月前 作者: 癫吧姐
    这一下,大伙儿心里头都犯起了嘀咕,暗道这位茅山来的道长怕是有些门道,不简单呐!


    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

    林正英想起王二麻闺女的遭遇,便开口道:“师弟,有桩事儿得求你搭把手!”


    “啥事儿,你说说看!”宫年放下酒碗,神色自若。


    “是这么回事……”林正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。


    “水鬼勾魂,天魂、地魂都不知所踪,确实棘手!”宫年一仰脖,将碗中酒一饮而尽,眼神里闪过一抹精光。


    人有三魂,天魂、地魂、命魂是也。


    三魂齐聚,方为完满。


    《茅山玄阳录》有载,人降生时,天魂居于顶门,象征着精神与智慧;


    地魂则寓于情感之中,掌管着血肉脏腑;


    命魂,则是生命之根本。


    人死之后,天魂散去,命魂轮回,地魂则盘旋于遗体四周,直至消散。


    没了天魂,人易痴傻;


    地魂若丢,体弱多病缠身;


    命魂一旦离体,人便归于黄土。


    “师弟,还有救吗?”林正英问得有些迫切。


    “自然有救,只不过得费些周折。”宫年笑道。


    费些周折?


    林正英闻言,脸上写满了诧异。


    常言道,害人容易救人难,救人一命本就是逆天行事,谈何容易!


    他没想到宫年对此事竟是这般轻描淡写!


    ‘师弟的修为,远远超出我的预料,怕是已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境界,说不定已至炼气之境?!’


    林正英心中惊涛骇浪。


    道门修为分八个境界,每境又细分为十小阶。


    这八大境界,犹如天堑,难以跨越。


    林正英二十三岁上山修行,至今四十二岁,苦修十九载,也不过才到化气境第五重。


    这还多亏他天赋异禀。


    寻常修道之人,一生或许都难窥化气之境。


    文才、秋生二人,尚在炼精之境徘徊。


    炼精,便是打基础。


    修习道家心法,辅以拳脚强身健体,固本培元。


    因此,真正的修道者,大多精通武艺。


    其后,便是化气境。


    通过炼精之法,突破自身极限,步入奇妙之境。


    此时体内便有了法力,能书符念咒,驾驭法器,为物开光。


    再往后,便是炼气境。


    能感应天地灵气,吸纳日月精华。


    借天地之力,修身养性,神通广大,能以法力退妖伏魔,超凡脱俗,世人尊称为天师。


    文才、秋生之流,只能算是末流道士。


    他们这些无甚法力的道士,画的符咒连个普通鬼魂都镇不住。


    林正英则被称为羽士,已具法力,能驱邪降妖。


    至于天师,则是拥有通神之能。


    文才和秋生在一旁听着,虽修为浅薄,但也知晓魂魄丢失后再寻回,绝非易事。


    但在元初师叔口中,却似喝水般简单,由此足见,他们的师叔法力深不可测!


    真乃修道奇才!


    “事不宜迟,咱们这就去看看!”


    宫年望了望天色,林正英便领着宫年往王二麻的棺材铺走去。


    王二麻家,愁云密布,尤其是王二麻的媳妇,低声抽泣,悲痛欲绝。


    宫年、林正英一行四人刚踏进门,王二麻便急匆匆迎了上来。


    “九叔,可算把您盼来了,再晚些我都要上山请您了!”


    这两日里,王二麻度日如年。


    一想到闺女命悬一线,全家人忧心忡忡,备受煎熬。


    此刻九叔现身,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,看到了希望,怎不叫人激动。


    “这位是?”


    王二麻疑惑地看向宫年。


    四人当中,宫年年纪最轻,但九叔他们对他毕恭毕敬,显然不是普通人。


    林正英连忙介绍宫年的身份。


    王二麻一时半会儿没转过弯来。


    没想到九叔口中的师弟如此年轻。


    他能行吗?


    林正英似乎看穿了王二麻的顾虑:“我师弟的能耐,远在我之上,若他都救不了你闺女,这世上怕是没几人能办到了!”


    王二麻听完林正英的话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望着宫年恳求道:“大师,求您务必救救我闺女!”


    “起来吧,我先看看情况!”


    宫年扶起王二麻。


    王二麻抹了抹眼泪,领着宫年上了二楼。


    刚到二楼,宫年便觉察到一丝不寻常。


    他用力一推房门,门却纹丝不动,原来是从里面反锁了。


    “文才,秋生,给门来点硬的,砸开它!”宫年吩咐道。


    “好嘞,师叔!”


    文才和秋生抄起手边的木棍,哐哐一顿猛敲。


    嘭!


    门终于开了。


    一股阴冷的寒风从屋内涌出,扑面而来,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

    屋内漆黑一片。


    宫年迈步进入。


    只见床上躺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,约摸十岁的小女孩,一动不动。


    女孩脸色异常苍白。


    白得像墙上的石灰,让人联想到丧葬铺的白纸花,透着一股子阴森。


    没有丝毫生气,仿佛随时可能断了最后一口气。


    双眼紧闭,全身被一条黑绳紧紧束缚,额头上贴着一张镇魂符。


    这黑绳,乃是用黑狗血浸过的捆仙索。


    宫年刚一迈进门槛,小女孩猛然间睁开了眼,神色诡异,身体不由自主地抽搐,口吐白沫,似乎要挣扎着坐起。


    “文才,秋生,快拿绳子把她绑结实了!”宫年的声音沉稳有力。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秋生和文才不敢怠慢,忙冲上前,想把小女孩控制住。


    可小女孩拼了命地挣扎,两个大汉都差点按不住,力气大得出奇。


    宫年掏出一块黑布,塞进了小女孩的嘴里,以防她咬舌自尽。


    “师弟,情况怎样?还能救吗?”林正英焦急地望向宫年。


    宫年点了点头:“多亏师兄你用捆仙索和镇魂符暂时稳住了她的魂魄,不然魂飞魄散,我也无能为力。现在,我要设法稳固她的魂魄,以防万一。”


    “师兄,准备开坛吧!”宫年说道。


    林正英唤来文才和秋生,让他们挪来一张旧木桌,稳稳当当地摆在了门槛外头。


    随后,他又交代王二麻备上一碗送行饭。


    啥叫送行饭呢?


    就是半生不熟的米饭,从一只粗瓷碗倒扣进另一只,模样像是给出门人备的行囊。
关闭
最近阅读